我读过的骑行游记类书籍,有一个很老套的开头,那就是“厌倦了现在的生活”。我以为,喜欢骑自行车的人应该是积极生活的一类人,骑自行车与生活并不冲突。也许,这就是噱头,人们只不过吸引那些厌倦生活的人来阅读这本书的噱头吧。
喜欢骑自行车,哪里都是风景。
这个周,骑自行车的时间都被占去了。群里的骑友仍然每天在分享骑行,虽然每个人都不是天天骑自行车,但我们却每天都能看到骑自行车的。看着他们每天分享骑自行车,我在想,他们是否也整天想着去骑长途呢?我一直在长途做准备,可真正的付诸行动也不过是一次骑行。本来,这个夏天要去进行一次长途骑行的,可时间却被分割成七零八碎,倒是在这个夏天进行了密度很大的骑行。
空闲时间多,自己也计划一下该哪天去骑自行车;当空闲时间不多的时候,想尽一切办法抽出那么一点时间去完成骑行的计划。
刚好,在周日的下午,有两个小时的空闲时间,在小区外骑上几十公里,先溜溜腿再说。
天气预报说有雨,等了大半天也没见下雨。早晨的时候,群里的骑友说又去骑车了。从先前的经验来看,只要这个骑友一踏上骑行的路,必然要下雨,中秋节假期的时候冒雨骑行,国庆节假期的骑行又在路上遇到雨,我曾调侃这个骑友,要是哪天干旱了,就让他去骑自行车。
进过这些年的积累,的确需要一次几天的长途骑行了。有人看我戴着一块老式的电子表,问,为什么不买一块智能手表?嗯,这是要在长途的路上看时间用的,普通的智能手表太费电,还要想着给手表充电。不要说手表,自行车上需要充电的手电筒和码表,常常需要用时却忘记充电。
我将平时的骑行训练当做为长途骑行做体能储备,而我只关注体能的训练而忽略探索未知的方法,难道在骑行的那一路上也要像平时在小区周围这样只是为了骑车吗?
想到这里,我突然想要学习一下,该如何去观察骑行的这一路,如何跟骑过的地方进行“信息的交互”。
河边一直有人看我骑车,还有的站在河边看别人钓鱼的闲人,每次路过他的时候,他就看着我从眼前骑过去。如果我下车跟他聊几句的话,他会说什么?我又想告诉他什么呢?或者说,他也想跟着我一起骑自行车吧。
还有在河里钓鱼的人,真想下去看看他们的收获如何。对了,骑行群里有几个骑友,既是骑行爱好者,又是钓鱼佬,常看他们分享骑着自行车去钓鱼的图片。
河道里的芦苇在这个季节仍是光鲜的绿色。芦苇里是否藏着小动物呢?鱼儿躲在芦苇丛的睡下,水上的芦苇丛里,也许躲着两只谈恋爱的鸭子。
如果不看远处的高楼大厦与近处的立交桥水泥柱,就像在野外遇到的一条大河。
这几天,正在阅读骑行的故事书《不去会死》,作者石田裕辅在书里说到阿拉斯加看育空河,育空河也是星野道夫常在文学作品中常提到的。读着那些文字,我在想象,育空河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大河?会吸引着这么多的人去体验它。
离我最近的大河是黄河,我都没有骑着自行车去看一眼。
如果将我的自行车放在黄河大堤上,那将是多么壮观的一件事。
这种事,不可去想象,真的容易让人旷了工骑着自行车去看一眼。
触手可及的,只有小区旁边这条没人打理的小河。据说,这条河的上游正在建设河畔公园,也许,不久就会修到这里,环境的确会改观,而重建的河道与河堤,一下子没有了野味,也是很可惜的。
周日的下午,河的两岸还是比较安静的,路的一侧停满了车,这给自行车骑行增加了不少难度,路不仅变窄了,还要地方汽车的车门突然打开。
马路牙子上,一只小胖狗摇着滚圆的独自正要跑到马路上来,怕它跑到自行车底下,便冲小狗“汪汪”叫了两声。两条前腿刚触到沥青路,听到声音,慌忙退了回去。
这只可爱的傻狗。
看自行车码表的时候,有雨滴落在码表上,侧过脸来,有雨滴落下来,看来,这场雨肯定要下来了。
完成了骑行三十公里的计划。
到家后,看骑行群,那个骑行必然遇到雨的骑友,果然在外面骑自行车。
Views: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