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的春天,天气百变,一会冷一会热。 继续阅读
Views: 20
青岛的春天,天气百变,一会冷一会热。 继续阅读
Views: 20
青岛皮皮虾骑行群里的小伙伴们突然消失了。 继续阅读
Views: 14
大清早,听青岛皮皮虾自行车骑行群里的骑友说,周六的环崂骑行中,遇到不少摔车的,还有拉伤的。 继续阅读
Views: 17
王介匀老师仍然记得我喜欢自行车,在街头拍摄了自行车的照片后,一张一张通过微信传给我。
好像与王老师心有灵犀一般,上个周六去青岛闪电拍摄了闪电自行车的视频,王老师在上海的街头拍摄了闪电自行车的照片。
如果王老师在身旁,我一定跟他击掌庆祝,庆祝我们拍到一块去了。
王老师年轻的时候也骑过自行车,也为自行车做过很疯狂的事;也许,现在的年轻人在自行车上的疯狂,都是王老师那一代人玩剩下的,就像有个小朋友跟我说,他们用QQ,说,只有老年人才用微信。
我指着自己手里这个比小朋友年龄都大的QQ号,它比你年龄都大。
现在,骑自行车又变成了普遍的事情,在街头,随处可见骑自行车的人,与过去骑自行车上班相比,现在的人骑自行车多数是在空闲时间。
昔日的交通工具变成了体育运动器材。
王老师手里不只有骑行爱好者眼里的这些很容易见到的自行车及品牌,他还曾拍过老炮们喜欢的稀奇古怪的自行车。
上海街头,除了繁华,还有各个不同的骑行圈子,到底是国际大都市。
不知道在上海买闪电自行车是否很便宜?
自行车作为体育项目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有闲钱可以购买自行车,有闲时可以骑自行车,但是,自行车给予的回报也很丰厚,给了摄影爱好者以拍摄对象,让市民大众有了休闲健身的方式。
Views: 17
各家自行车品牌,车的型号眼花缭乱,除去自行车价格问题,让人无从下手。 继续阅读
Views: 19
大家都在说自行车市场饱和了,我感觉,入圈的人数没有前两年的大批量了,自行车的产能却特别大。 继续阅读
Views: 13
自自春节过后,大大小小的自行车品牌都在清库存,打折的折扣越来越狠。 继续阅读
Views: 12
过去几年,我们说自行车市场很火爆,并不是说骑行爱好者都把自己的自行车升级成高级货了。而是有大量的人涌进了骑行圈。 继续阅读
Views: 16
前天晚上,我溜溜达达的进入一个直播间,主播正在卖力的卖自行车。
没想到,让人尴尬的一幕出现了:主播说对我的名字印象很深刻,是不是写过文章,他还出现在我的文章里。
这一问,把我给问懵了。
在我的文章里,出现的人不多,大部分是一群骑友、某人、女骑们、男骑们……那一时脑子都要转抽筋儿了。
主播接着说,当时在文章里我问李大质是什么梗……
隐约是有这么回事。
回来扒拉出那篇文章《卖自行车的小姐姐(二)》,写瑞豹直播间的CC是颜值主播时,有骑友留言说还有李大质。虽然在文章里没有明说,但是我以为这是骑友给哪个村的老光棍过来找媳妇呢。
这下,终于将李大质对上号了。
照片放在这里,女骑们,在你们的标准里,他是不是颜值主播呢?
无论是瑞豹官播还是瑞豹民播,每个播都是可爱的人。
骑自行车,不是只参与了一项运动,我们借助这个体育运动到了另一个平台,与同样在这个平台上的其他人有了交流的活动,所以参会衍生出很多故事来。
最近,如是乎发现有自行车博主模仿我的文章题目写自行车文章。能够模仿去的只是几个文字的组合,而我用文字表达的是围绕瑞豹自行车发生的故事,这是独有的,任何人模仿不了的。
一个自行车的品牌,将天南海北的人聚在一起,所以,大家彼此认识、熟悉;还有的是让熟悉的人,更加的熟悉,比方说,在《六家自行车车店》里写的老板,在瑞豹之前,我们有交际,拐了个弯儿,在瑞豹里再次相见,这是缘分吗?
再有,就是这个李大质,在如是乎的微信公众号里见了一面,在直播间里再次遇到便熟悉起来了。
Views: 16
以前,网上出售一种磨掉车架号的品牌自行车,价格相对专卖店比较便宜。据说,那个时候的品牌自行车对地区之间串货的管理比较严格,不允许自行车店的自行车卖到外地,否则,降面临高额罚款。 继续阅读
Views: 71
瑞豹伙伴大会,没能去现场。据自媒体博主拍摄的视频看,当时找吕先景拍合影的人排起了长队。 继续阅读
Views: 14
前两天,有人在如是乎某一篇文章留言,谈瑞豹的过往…… 继续阅读
Views: 14
在瑞豹自行车伙伴大会上,正式公布了瑞豹与Ridley的合作关系。在老山国家自行车的现场,也展示了Ridley的自行车。 继续阅读
Views: 21
在Ridley自行车官网上的企业介绍,并没有使用企业语言,而是用了一段很情怀的开场白(大致意思): 继续阅读
Views: 11
凡小豹说,你别回来了!乐乐豹说,你别回来了!我说,你别回来了!大家都说,你别回来了!我们让谁不要回来了呢?憨憨豹! 继续阅读
Views: 12
自行车店隔壁的按摩店该不会是你开的吧。顾客在按摩店充值两万,送免费骑自行车两年,顾客便可以用“骑自行车”为借口骗过老婆去按摩!
自行车店的老板辩解,按摩店真不是我开的!
那你趁着哪天刮大风,把按摩店的招牌上那个”二楼“变成一楼,或者干脆将二楼的那个地方给捅掉了,那么,顾客都去你家了。
上面,这些聊天的内容来自于”瑞豹骑行生活馆“的骑行群里。
这个事缘起于是黄岛瑞豹专卖店在群里分享了一张店门口的照片,被眼尖的骑友看出了端倪,纷纷为其出谋划策。
最近,我发现一个特点,瑞豹的这些专卖店老板是不是在卖自行车之前都是二人转表演艺术家,城阳瑞豹青春店的胖子徐,还有眼前这个黄岛瑞豹的老板。
当天晚上,瑞豹黄岛店老板分享了不少”骑行故事“。看了这些故事,我也终于明白,这些”骑行圈乱“的故事到底出自哪里了。
你比如说下面这张照片。
初以为,坐在车座上的是男骑,坐在大梁上的是女骑,我还说,那个女骑的大腿怎么比男骑的大腿还粗。
黄岛瑞豹老板说,两个都是男的。
有骑友附和说,感觉就是一个男的跟一个女的。
管他男女,看看照片,跟着乐呵一下就是。不在现场,谁知道有什么炸裂的故事呢。
这样的照片流传出去,会有各种故事的翻版。
那我就帮忙把照片流传出去吧。
Views: 15
最近,常听八零后谈八零后,有几个数据(死亡率、未婚率、离婚率)挺吓人的,这一眨眼,那个曾经生活在蜜罐里的一代人,慢慢的淹没在社会对90后、00后、10后的关注里,现在,却又是以如此情景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
现在,只要你对这一代人谈骑自行车的问题,他们的第一反应是羡慕,第二反应是没有时间。
羡慕的原因是想去。之所以没有去行动起来,是没有时间。
所以,他们很多人并没有去骑自行车,甚至你不对他们谈骑自行车的问题,他们的思维意识里就没有骑自行车这件事。
可是,他们却有将对健康的需求常挂在嘴边,比如,吃的不健康,加班时间太长对身体不健康,等等。
而对骑自行车这件事却又充耳不闻。
为什么没有时间去骑自行车?
早晨去上班,下班后回家后躺沙发上刷手机,深夜睡觉。
看似,的确没有多余时间。
从我的体验来说,骑自行车后,不刷视频看短剧了,也就是用自行车代替了另一件事。说是挤时间,实际是替换了某一项内容。
当八零后还很年轻的时候,机体是充满活力的,简直就像是一辆小坦克,而岁数上来后,机体水平下降,年轻时的那种活力渐渐消失了,现在街上的退休人员就是八零后十几年后的状态。
所以,要着眼未来改变现在的生活。
从现在开始骑自行车,为未来储备。大家看,现在最快乐的老人,是依然能跳广场舞,能去旅游,还有抱得动孙辈的一个群体。
用“牺牲健康”的代价赚来的那点钱,还不够一次感冒花费的药费。
也不能说是牺牲健康,而是用健康的生活内容代替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玩电子游戏长大的八零后们,大家一起骑自行车吧。
Views: 13
Views: 19